全球首个《“以竹代塑”产品分类分级评价》地方标准发布,竹缠绕产业迎新契机
来源:中林竹缠绕 | 作者:- | 发布时间: 2025-01-21 | 7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近日,浙江省安吉县林业局与浙江农林大学联合制定的《“以竹代塑”产品分类分级评价》地方标准发布。这是全球首个针对“以竹代塑”产品的分类分级标准,为全球低碳发展与塑料污染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。

近日,浙江省安吉县林业局与浙江农林大学联合制定的《“以竹代塑”产品分类分级评价》地方标准发布。这是全球首个针对“以竹代塑”产品的分类分级标准,为全球低碳发展与塑料污染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。


据悉,该地方标准围绕“以竹代塑”产品在减少碳排放和塑料污染方面的突出作用,开创性构建了“替代减排率”“材料替代率”和“产品更新比例”三类评价指标,通过熵值法科学确定各指标权重,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对“以竹代塑”产品的综合效应进行等级划分。相比现有侧重“以竹代塑”产品材料和工艺的相关标准,该标准首次对“以竹代塑”产品基于环境效应开展分级评价,成功填补了国内外空白。标准中采用的分级评价方法已在《中国科学:地球科学》发表,为“以竹代塑”产品的广泛应用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。 


该标准的第一起草人,国家林草局竹林碳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周国模在20年多年来对接国家重大需求,系统解决了竹林“如何固碳”、“如何测碳”、“如何增碳”和“如何售碳”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。近年来,周国模团队基于十大类70多种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的研究,获取了典型以竹代塑产品碳排放、自身的碳存储、竹材替代比例和使用寿命等系列数据,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撑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一众“以竹代塑”应用产品中,竹缠绕技术正崭露头角。竹缠绕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绿色材料,它以竹子为原料,通过缠绕工艺制成各种产品。由于竹子生长迅速、可再生,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,竹缠绕产品在强度、耐久性等方面表现出色,可广泛应用于管道、建筑结构件等领域,有效替代塑料制品。


随着全球首个 “以竹代塑” 地方标准的发布,竹缠绕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。一方面,该标准为竹缠绕产品的质量把控、碳足迹核算、市场推广提供了明确的方向,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。另一方面,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,对竹缠绕等 “以竹代塑” 产品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。从中国走向世界,这一标准的推广实施将使更多优质的竹缠绕产品走向国际市场,为应对全球塑料危机贡献中国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