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建部今年大动作!竹缠绕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
来源:中林竹缠绕 | 作者:- | 发布时间: 2025-03-20 | 6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在今年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,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,2025 年我国将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 15 万公里以上。

在今年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,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,2025 年我国将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 15 万公里以上。这一重大举措,犹如一声响亮的号角,为众多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,其中竹缠绕产业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。



重点建设地下管线,守护城市“里子”


近年来,我国在地下管线建设方面投入巨大。据统计,自 2019 年以来,全国累计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约 50 万公里。其中,2023年,住房城乡建设部定下当年“新开工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万公里以上”的目标,超额完成;2024年,又定下当年“新开工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万公里以上”的目标,同样超额完成;2025年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15万公里以上,多增加了“5万公里”,力度更大、决心更强。

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城市规模不断扩张,城镇人口持续增长,对地下管线的承载能力和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老旧管线的更新换代、新城区的管线铺设,都使得地下管线建设市场需求极为旺盛。而在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中,竹缠绕产业凭借其独特优势,正逐渐崭露头角。



竹缠绕管网系统,多元场景应用


竹缠绕管道、管廊产品在地下管线建设领域优势显著。竹缠绕管道作为绿色低碳领域的新兴材料,以竹子为主要原料,在生产、使用过程中极大减少了碳排放,从源头上践行了绿色低碳的理念。目前,竹缠绕管道在市政工程、城镇给排水、农田灌溉工程等领域已完成铺设长度近400公里,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。在一些城市的给排水工程中,竹缠绕管道因其承压能力强、良好的耐腐蚀性、水流阻力小、抗形变能力强等性能,可有效提升输水效率,减少管道堵塞和维护成本,保障水质稳定和安全。在农田灌溉工程中,竹缠绕管道能够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,为农田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,促进农业生产。

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领域,竹缠绕管廊因其独特的材料结构和工艺,能够替代传统的混凝土管廊,且具有抗震抗沉降的优异性能。



排水防涝工程,提升城市韧性


记者会上,住建部还提出今年要推进调蓄设施、排水管网、排涝泵站等工程项目,聚焦消除城市的严重易涝积水点,再完成1000个排水防涝设施重点项目。城市内涝不仅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,更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。通过加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,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,增强城市的韧性。

竹缠绕管道具有绿色低碳、节能环保、抗渗漏、耐腐蚀等性能,使其成为排水管网建设的优质选择。在山东烟台市芝罘区市政一期雨污水管道工程中,使用竹缠绕管道作为雨污水收集和排放管道,不仅有效应对了暴雨天气下的排水压力,还降低了水泵等设备的运行能耗,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。而且,竹缠绕管道重量轻、安装便捷,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排水管网铺设时,能快速搭建排水系统,大大缩短施工周期,提高施工效率。其耐腐蚀性可有效延长管网设施的使用寿命,减少维护成本。



蓄势腾飞,筑牢绿色“生命线”


面对住建部今年 15 万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线建设改造任务,竹缠绕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。若能在其中占据一定比例,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,还将推动竹缠绕产业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,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相信在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,竹缠绕产业将在城市地下管线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,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。